2019/12/12

肯恩 費雪

- 說投資不是一項技藝, 而像是一個研討會
- 三個問題, 第一第二都是市場過度反應有無獲利空間, 第三個是控制自己腦袋
- 股票市場是否有一個秘密, 還沒有被人發現, 這倒是一個新鮮的理論, 就像是以前萬有引力還沒有被發現一樣. 是否能夠某一天被人類發現. 但是換句話說我們現在處於的地方,  是否有發現的必要, 人類現在很快樂, 在這一大片的混沌當中投資刺激許多多巴胺分泌. 一當發現的那一天, 破解了股市的秘密, 很快又會有新的東西人類想要去研究去投資去鑽洞, 人類就是很想要這樣追求混沌.

未來大方向想法

- 中國持續崛起, 台灣邊緣化只剩台積電存活
- 美國繼續統治網路世界
- 台灣持續邊緣化沒有未來, 但是活的下去, 機器讓生活成本越來越低, 小確幸可以活得很好

- 網路套利活動應該比之前的世界更增加更多, 例如現在的donate, 或是實況, 比特幣, 或是賣虛寶,  各種網路的隙縫可以生存與套利.
- 隨上面而來的是新型態的毒品與犯罪, 無法預防或是沒有面對過的危機
- 貧富差距無限擴大, 向上翻身的機會越來越少
- intel被台積電打爆, 緩跌, 法說會忽然出現利空, 大家沒有意識到事情嚴重了, 或是不知道原來會這麼嚴重.
- 心理疾病增加, 憂鬱症增加
- 機器人幫人類工作











科技進步
- 飛機速度變快, 台北舊金山6小時, boom overture
- 冷氣電費下降, 都改成2-phase immersion cooling




2019/10/28

今日板卡廠漲停

[各家板卡廠反應]

1) 麗臺(2465)大漲10%(1.05)到12元, 創兩個半月新高價, 放20倍大量; 公司連虧三年, 八九月營收有回來一點.

2) 映泰(2399)大漲10%(1.05)到11.9, 兩個半月新高價, 放10倍大量. 已連虧兩年, 營收Y/Y差.

3) 撼訊(6150)漲10%(6.5)到72.2, 爆10倍大量. 近三個月業績改善, 粗估今年依然虧錢, 已連虧數年. 撼訊為純AMD股.


4) 七彩虹代工廠承啟(2425)股價穩定, 呈現波段新高, 上方有壓, 十月中開始發動放大量, 創三個月新高價, 今日量普通. 近期買回庫藏股29.62元, 表示公司認定隱含價格29.62接近現在價格(31.7元). (0.54+0.2+0.17+0.36=1.27, 過去12個月, P/E=31.7/1.27=25).

5) 微星(2377)漲1%(1.2)到90.8, 量普通. 健康公司.

6) 技嘉(2376)漲2%(1)到51.5, 量還好. 健康公司.


[NVDA/ AMD反應]

1) NVDA 周五發表談話, 晚上美股漲196>204, 周一晚上204>207, 也有可能是因為RBC調高評等(因為intel datacenter demand還可以)加上NVDA shield發表, 沒人提到彼特幣與中國奇怪.

2) AMD周五到周一, 31>33, 沒人提到比特幣與中國.


[回歸基本面-比特幣挖礦利潤]

這次台股反應應該是反映週五中國會議提到區塊鏈, 但比特幣從周五$7,600漲破$10,000. 比特幣與中國發展區塊鏈為何是正面相關? 推測中國發展區塊鏈為的是去美元化, 而非支持比特幣, 中國已禁止挖礦活動. 中國因素拿掉, 或許單純回歸基本面, 依然是看比特幣挖礦是否能夠有利潤. 除了挖礦需求, 目前無法看到具體GPU類似的大量需求.





2019/10/3

美光CQ4法說與南亞科最近股價

Overview:
  • Shares are lower (10.9%) after Micron's Q4 earnings update that came in better than expected, however guidance for Q1 disappointed as margins are expected to be lower than anticipated weighing on earnings, despite management forecasting stronger revenues of $5.00B +/-$200M vs FactSet's $4.80B consensus. FY20 CapEx guidance expected to be 'meaningfully lower' than prior year at $7-8B vs FY19's $9.1B with equipment spending down as much as 30%.
  • Analysts were mixed on the results, as results beat handily, but profit guidance was below what some saw as high expectations. Those high expectations and the lower gross margin forecasts appear to be the main drivers of the weakness today. While most firms do not see DRAM bottomed yet, others note that Micron remains profitable through the memory downturn, and should deserve multiple expansion, and they believe the environment is improving.
  • Valuation:
    • P/E NTM: 15.2x vs Semi peers 15.1x and MU's five-year average of 9.6x
    • EV/EBITDA: 4.5x vs Semi peers 11.2x and MU's five-year average of 5.4x
  • Sell-side sentiment:
    • Buy 61% vs XLK 52%
    • Hold 30% vs 41%
    • Sell 9% vs 7%
    • Average price target moves higher +5.4% to $53.85, implying +24.1% upside
  • Forward Estimate Revisions:(Prior consensus vs updated estimates)
    • FY20 (Aug '20):
      • Revenue 2.9% to $20.67B, (11.7%) y/y
      • EPS ($0.21) to $2.47, (61.0%) y/y
    • FY21 (Aug '21):
      • Revenue 3.8% to $24.90B, +20.5% y/y
      • EPS $0.28 to $5.35, +116.1% y/y

美光對未來解讀偏向負面主因為
1) 華為 中美貿易戰
2) 川普禁止中資入美投資的議案
跟台灣南亞科沒什麼關係, 甚至華為對南亞科還是正面影響.

週五晚上美光法說會後, 股價大跌11%, 週五早上華亞科84跌到81, 本周華亞科走勢震盪, 今天跌破80, 就算這兩個禮拜都有外資調高價格, 這兩天外資轉賣.



2019/8/1

三星CQ2法說 0731

[總結]
三星第二季法說會聽下來, 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 幾乎沒有新東西, 只有NAND好一點. 奇怪的是, 法說後, 南亞科跟美光連跌兩天. 三星法說會前一天, MS分析師本來一直看空美光, 最後改成看多不過TP依然在$48而已. 或許也是受美國跟歐洲的影響, 法說會完市場反應沒有海力士減產來的熱烈.

威剛大喊日韓貿易戰以及東芝工廠沒有那麼快復工, 請大家快點買NAND, 但奇怪的是他清楚地說出漲到11月, 比三星跟海力士都還要明白人. 群x老闆被起訴的時間點也是別有一番想像空間.

另外在緊張早木皆兵的時期, 市場常常會有消息說誰要停止報價, 停止出貨. 如果用供應商的角度來看這一件事情, 這是合理的事情嗎? 或者說commodity性質的產品, 景氣循環類的產品, 買方難道不會不知道賣方又要來這招嗎?

[Capex]
- 提到不"人工"減產 (第一次聽到這個artificial減產的詞彙)
- 明年資本支出還沒給線索 (海力士給大降)
- 倒是說明了EUV的進度目前在1z奈米也有開一個R&D計畫, 就是等於兩種計畫同時進行. 不過沒有給1z奈米的時間表.



[對日貿易]
- 兩位韓國大咖都說不確定, 說全力降低衝擊. 這應該是最好的回答, 最有政治智慧的回答吧. 之前GG對全球說會持續支持客戶, 相信大家聽到都緊張了一下, 花為聽到應該很窩心.



[DRAM]
- DRAM CQ2 mid-teens increase, ASP down low 20%.
- CQ3 demand mid-teens up, Samsung inline. (海力士自己個位數, 南亞科自己則相同)
- 2019 dram demand to grow mid-teens, Samsung to grow slightly higher. (海力士自己相同, 南亞科自己只有個位數)
- 對現貨價上漲沒有明確想法, 跟海力士相同口吻.
- 對大環境的能見度仍有疑慮, 但庫存第二季沒有再增加, 銷售增加, 預計下半年庫存將繼續降低.
- 看到datacenter需求於第二季底回溫, 此與海力士不同.


[NAND outlook]
- NAND CQ2 30% up, ASP down mid-teens.
- CQ3 demand high single digit up, Samsung inline. (海力士自己flat)
- 2019 demand low-30% up, Samsung to outgrow market. (海力士自己+40%)
- 雖說庫存大幅下降, 且因為價格夠便宜, 需求量有催出來, 但是對於價格倒是沒有明示.



[LSI/ Foundry]
- 狂嗆EUV 7/6nm的應用, 展望提到7nm AP應該是高記的.
- Image sensor佔1/3 of total LSI營收.




[Smartphone]
- 第三季手機出貨平, ASP提高.




2019/7/29

海力士CQ2法說 0725

[總結]

海力士表示資本支出將大下修, 感覺對下半年能見度不高. 第三季出貨大約DRAM, NAND兩者皆持平. 聽起來主要需求回溫是中國手機需求, 跟datacenter的SSD. 感覺都不是非常正面直接的需求. 不過至少準備減產及降低庫存.

[DRAM]
- Mid high single % up shipment in CQ3
- 2019 bit shipment revise down to low-mid 10%.
- CQ2 Q/Q B/S +13%, ASP -24%

DRAM今年產能原本應該是平的, 目前第四季開始會比去年來的減少. 明年資本支出將大力下降, M15/16擴產計畫將重新評估. M10開始轉去CIS, 原本預估是平的產能, 第四季起開始將年減並持續至明年. 明年產能將比今年來的少.

今年年初時大家都預期server需求2H會回來, 雖然目前datacenter客戶庫存很低, 但目前公司說要到年底demand才回來. server demand slowdown, Y/Y drop. 目前庫存水位大概6周, 去年年底大概8-9周, 預計今年年底會回到正常水位(應該是指會回補至6周以上). 年初的時候各家廠商都把希望寄託在2H, 但一直說大客戶延後買, 回應緯穎說的大客戶需求延至年底.

手機需求相對平穩, 中國手機需求開始出籠, 庫存狀況會持續穩定下去. Mobile ram這一波就算經歷了華為事件, 依然一路沒人討論, 唯一一直在討論的就只有美光.


[NAND]

- NAND CQ3 flat Q/Q to low single digit % 
- NAND 2019 B/S +40%
- NAND CQ2 Q/Q B/S +40%, ASP -25%

NAND部分預計第三季出貨(公司所說的是bit shipment, 應該指的是出貨)平, 部分原因是因為第二季出太多, 另外就是消化庫存. 公司聲稱供應商庫存是最近跌價的元凶.

第三季第四季會是一個過度季, 客戶庫存水位在4-6周, 公司第二季自己的庫存下降, 第三季將會下降的比預期的快. 今年產能收縮15%也比預期的10%來的更多. datacenter SSD下半年需求將回來.

[Mobile]
目前第二季市場上旗艦機銷售不如預期, 市場需求主要由中低階機帶動, mobile ram跌價較其他應用趨緩, 收入擴張. NAND收入比例縮減則是由於價格競爭所導致, 推算中低階手機nand用的也不夠多. 相同的事情發生在三星跟華為身上, 相信蘋果的高階手機應該也是賣不大動.

[PC]
SSD滲透率急速上升, CPU缺貨緩解. 算是已經講很久的議題. 另外一點想法, SSD滲透率飽和時, 是不是大就沒飯吃了? 公司預計下半年PC需求回來, 部分抵銷server下降的需求. 之後補充intel怎麼說.

[Nanya]
- CQ2 B/S +30%, ASP down mid-teens
- CQ3 B/S up by mid teens
- 2019 B/S low single digit

南亞科說客戶dram庫存偏低, 惟應商庫存偏高; 預計第三季需求回溫. 注意南亞科連續兩季出貨量預期都比海力士要來的高, ASP跌價本季來的低. 與海力士說的市場觀察完全一致.




2019/6/13

台積電與華為事件

1) 華為全掉
股價最低大約會落在190元附近, 最高還是會回到260元. 2018年台積最大客戶佔比22%, 第二大客戶佔比~10%, 本文假設預估華為占比8%, 今年公司EPS成長5% Y/Y. 預設2019 EPS 14.2, 受華為事件影響後EPS下降為13.1, 表格整理如下

2) 比特大陸時期的氣氛
當時比特大陸下單台積電, 預計會成為台積電年度收益的10%. 由於下的單量一次太過於集中, 不僅台積電, 就連封裝廠日月光以及美系的GPU廠商都相當緊張, 幾乎也不給forecast因為總覺得是短期的波動而已. 應該是這幾年來第一次看到這種忽然冒出的demand, 最後也是忽然瞬間消失. 收穫是發現台積電對於這種大需求變動給的guidance是偏向謹慎保守.

3) 台積說了什麼
台積第一時間說訂單正常, 營運目標不變, 到現在寫稿時間都沒有改變. 對照公司過去說法, 通常都是最誠實的情況. 編輯部認為是很積極地維護客戶的權利, 不然在一切很渾沌的情況當中, 似乎也是可以慢一點觀察一下後續發展再做出回應. 許多美國公司都是第一時間跟華為劃清界線, 結果台積是跟律師研究後第一時間作出正面支持的回應, 相對之前對於比特大陸的態度有蠻大的不同.


2019/5/21

華為與DRAM價格情境分析

1) 華為買不到美國零件會怎樣嗎? mobile ram價格會漲嗎?

A) 華為買的量級大概在哪: 世界第二大採購量



B) 記憶體廠商: 供給仍充足, 華為要買不愁沒貨


以記憶體commodity的特性, 預估各家廠商庫存狀況不會差太多, 平均出售價格也相近的話, 不考慮mobile ram有點偏離commodity的特質的話來推論. 目前DRAM價格走勢持續偏弱, 各家記憶體製造商給的展望依然能見度偏低. 

舉例SK Hynix 2018年底DRAM庫存3周(Jan法說), 預計今年第二季會持續升高, 第三季降低, 到今年年底回到3周水位(April法說).

3周庫存上游原廠, 加上下游各處散落的庫存, 粗估加起來6周, 不包含其他家手機廠庫存. 華為大概還可以撐三季 (3050/ 944), 九個月36周. 應該是一個不算短的時間, 再加上韓系廠商持續供貨的機會很大, 目前mobile ram也沒有顯著減產的效應, 加上今年iPhone規格沒有大變動, 非華為手機廠的機會不大. 所以推得結論是mobile ram缺貨問題應該不大, 華為可以再備九個月的貨, 對大家影響不大, 對mobile ram價格走勢影響也不大. 最多可能會有一時間的恐慌買入, 但目前市場反應應該還好而已.

華為情境分析:
a) 假如倒掉, 第二大的mobile ram的出海口消失, mobile ram一定馬上供過於求, 跌價更嚴重. 又因為我這短時間漲價, 得罪了其他手機廠商, 到時大家都轉單到別人家我沒有量出去更慘
b) 假如沒倒, 價格穩定下來, 但是要價格回彈應該不大可能, 原因如上述.

所以原廠的態度應該是不漲價, 而且希望華為不要倒掉

2) 其他手機廠採購怎麼想

A) 現在要買
a) 趁華為禁售美國, 我來搶美國市占率, 搶買料快速出貨. 短期內應該不大可能, 手機並不是必需品, 市場沒有換手機的急迫性. 況且美國市占率就算上升, 亞洲市佔率一定被華為攻佔而下降, 整體上升下降很難說.

b) 華為沒事繼續經營, 但華為買太多了, 我害怕搶不倒料所以現在買. 有可能, 把這個事件看成是記憶體價格回彈的關鍵. 但是可能只是短期現象, 原因是庫存跟華為的需求差別太大, 光庫存華為就可以吃3季, 很有緩衝.

B) 現在不買
a) 若華為倒掉, 記憶體價格只會在低因為需求少很多供給相對大, 而且庫存可能釋放到市場上, 以後再買更划算, 況且手機廠自己庫存早已不缺
b) 華為最後沒事, 那我也不用現在買, 到時華為這個大買家買的力道也會減弱, mobile ram價格只會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