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5/18

台積電宣佈願意去美國

5/ 15/ 2020
TCL再度延期90天, 預計8/ 13/ 2020到期, 美國說這可能是最後一次延期喔.

May 15th 2020新規定, 將以下兩個項目加入出口管制(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 EAR)
1) 美國技術或是軟體設計出的花威晶片. (技術或是軟體指的應該是EDA tool或是IP)
2) 美國設備直接生產的花威晶片, 文中寫該晶片will only require a license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文中刻意說為了避免國外晶圓代工廠受到衝擊(應該就台積), 會有緩衝期.
(as of May 15, 2020)應該是說從新聞發布當天開始, 120 days from the effective date就是5/15的開始的120天內只要(so long as)完成出口(export, reexport, transferred)即可.

出口管制(EAR)的細項:
§ 730 - General Information: 講的是禁止出口的大概規範, § 730.5 (d)定義出口包含設備去美國維修後返還母國, 從美國trade zone出口的, 以及用電子傳遞出去的非公開訊息.

§ 734.3 ITEMS SUBJECT TO THE EAR (3) 早已說明出口管制的item包括含有美國成份的外國產品.

換句話說, 本部落格認為, 這次新的公告並沒有新的東西, 完全是舊的規定再發表一次而已, 跟實體清單那時候的限制並沒有不同. 除非華為晶片是在美國製造, 美國就可以限制華為晶片的出口, 這次台積在美國設廠, 是否有相關性還待觀察. 但是20k產能不上不下, 美國自己飛彈用的FPGA加減用是夠, 硬要把華為關鍵晶片拉來美國生產, 感覺有點牽強. 華為跟台積會那麼簡單就順從嗎?




以下是美國與華為進度時程表:

5/16/ 2019
花威上實體清單, 美國科技若是要銷售與移轉給華為, 都要經過美國的同意. 所以規範的對象是美國公司.

5/ 20/ 2019
美國政府發90天臨時通行證給花威Temporary General License (TGL). 除了通行證之外的活動(進出口與轉移)都需要license.

8/19/ 2019
華為的TGL將被延長90天, entity list新增加華為體系公司名單. TGL規範外的活動將需要license.

11/ 18/ 2019
華為的TGL將被延長90天

3/10/2020
美國設定3/10-3/25為TGL的public comment時期. 並且延長TGL到May 15th, 2020, 這是第三次的延長.

這邊首次解釋TGL是為了給原本華為的客戶時間找尋替代品. 商務部的一切作為是從控制美國東西的出口出發.

2/13/2020

美國將再度把TGL延長45天


3/25/2020
美國延長TGL的public comment period至4/22/2020.




source:
https://www.commerce.gov/news/press-releases/2019/05/department-commerce-announces-addition-huawei-technologies-co-ltd
https://www.commerce.gov/news/press-releases/2019/05/department-commerce-issues-limited-exemptions-huawei-products
https://www.commerce.gov/news/press-releases/2020/05/commerce-addresses-huaweis-efforts-undermine-entity-list-restricts
https://www.bis.doc.gov/index.php/regulations/export-administration-regulations-ear






台積宣佈有意願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廠20k, 5nm, USD$12BN的投資.

美國商務聲明是什麼


時間線是怎樣



有什麼好處
如果台積去美國設廠的話有什麼好處? 最直接的是可以接美國客戶的單.

很方便挖角intel的人似乎也是, 但應該機會不大,

亞利桑那州應該會有自成一格的生態系, 很多設備商跟材料商應該會在那邊設一個辦公室支援intel.



有什麼壞處


現況是怎樣


其他人怎麼想





華為




各個晶片競爭對手是誰

瑞昱
聯發科

目前用Exynos只有Vivo兩款新機



基地台
基地台的拆解報告幾乎沒有, 如果要從終點出發, 應該要看裡面的晶片(美國廠商或是台積製造)有哪些. 是否像是華為手機一樣仍然脫離不了美國零件?

罕見發表奇怪的澄清新聞:
"聯茂(6213)及同業表示,兩家公司5G基站及網通設備客戶相當分散,客戶涵蓋華為、中興通訊、Ericsson等主要大廠,台燿亦是Nokia供應商"
"聯茂及同業表示, 此數據為法人未經查證自行推估, 與實際狀況不符"
"去年華為約佔聯茂及台燿營收比重均在低個位數, 今年以來, 聯茂及台燿來自於其他設備廠的訂單大增, 預估華為今年在兩家公司佔比仍是低個位數."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518002910-260410?chdtv




FPGA

連發科晶片怎麼說, 裡面有高通IP

寫這個文章的重點在梳理思考, 還是什麼我其實也不大了解, 本來想要做的是預測, 但如果一切都已經反應在今天的股價中, 什麼是我們想要思考的東西呢? 思考與判斷與投資決策與賺錢的關聯是什麼, 各產業的動態與市場反應是什麼, 而我自己在這邊的定位又是什麼呢?


https://www.commerce.gov/news/press-releases/2020/05/commerce-addresses-huaweis-efforts-undermine-entity-list-restricts



公司expert會議東西讀一讀

也有可能終於政治,一旦川普發現反中牌無效,甚至激起反效果;又或是中方願意先示好,給川普一個台階,那麼華為的禁令仍有可能說停就停。另一方面,目前的產業看法,即便台積電不接華為訂單,由於韓國仍屬於親美的一方,仍有政治上的顧忌,因此最大的受惠者反而較有可能是大陸廠,同時也促使中國大陸極力整合一條龍式的生產模型,以求有籌碼對抗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