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15

ChatGPT影響與哲學













硬體, content growth

  • 從軟體到硬體的路途上, Google做的終端到門戶的東西, Android零零落落, Google Map很好, 但都沒有促進手機的content growth. ChatGPT能夠促進content growth嗎?
  • ChatGPT的Server會是中央集中還是分散, 如果是像google一樣就是中央集中那種, 那手機是否容量不會更進步?
    • 手機晶片要變更強大, 例如視覺辨識, 房間裡有幾人, 視覺運算數字多少之類.
    • 或是不用更強大, 甚至更退步, 單純接收資訊就好.
    • 傳輸通訊要更快, 記憶體要更多更快, 要如何比有機的快速?
  • 以前的Nvidia GeForce Now, 號稱可以不用買高級gpu card一切用雲端處理, 但是後來也是不大成功. Netflix到是很成功, 直接用串流的方式, 因為沒有那麼複雜的計算.
  • MSFT的想法是要把ChatGPT整合進去他自己的bing與office中, 目標看起來是要打Google, 但是對於終端的影響是什麼目前感覺不出來. 


軟體
  • Buzzfeed漲, 內容農場始祖
  • Soundhound漲, 就是APP找歌的那個.


哲學
  • 一堆資訊科學奇奇怪怪的行話或是專業術語滿天飛, 這是嚇不倒我的, 憑借老身走過FB矽谷開花階段到挖礦到現在沒有賺到半毛錢的自信. 維持一貫地看不懂股價.
  • 關於考試作弊, 寫論文作弊, 是否問錯問題, 是否是假議題. 人類總是會發現新的方法可以折磨與對付其他人, 難道取材的方法會那麼客氣就降低鑑別度? 
    • 萬年科舉制度八股文難道會這麼簡單被消失
    • Google出現後, 填鴨式教育死背的考題難道有變少, 求學過程豈有變輕鬆?
    • 難道會有一個科技發明之後, 學生或是面試者就會進化變成自動符合資格, 學校或公司就這麼簡單會被害到? 如果那麼簡單就被害到, 是不是因為本質上就是在做附加價值不高的事情?
  • 東西一發明出來就不值錢了, 半夢半醒間滋味才最值錢.
  • 又是回到馬太效應, 大者恆大, 網路軟體巨頭憑借網路優勢才能做大, 懷疑小國家難以競爭, 需要耕耘出像spotify或是skype那樣的例子很難. 感覺台灣某方面又要被唱雖.
  • 寫簡單文章的作者跟圖片設計師被影響很大, 圖片設計師, 接近人類藝術的, 沒想到馬上就被影響. 寫劇本似乎也可以發展.
  • Netflix開局也是號稱紙牌屋大數據多強, 推薦系統多強, 這種戰術上的商業優勢, 似乎很快就會被人類消費者看破手腳後無以為繼. 換句話說, 科技網路公司, 一代拳王效應非常明顯, 不知道為什麼, 推出一個產品之後馬上掛掉. 因為週邊硬體或是投資相對少, 只要有軟體人才馬上就可以搞一個類似的, 複製很快. FB>IG>Tiktok也是一樣.
  • 整合AI功能, 做出能夠搞錢的東西的經濟行為商業活動是什麼?
  • 機器人能夠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