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17

Steam Deck與Switch的供應鏈思考

















2022/8更新

  • 亞太預購單最快年底前出貨
    • 首批先供應日本,台韓港訂單之後供, 台灣起價$13,380,  蝦皮現貨價多一萬.
    • 由於近期晶片產量問題較緩解,Valve 得以擴大產能並準備出貨亞太. 但為何沒有什麼西方玩家話題性?
    • 拖了那麼久, 是否CPU等等都已經落後規格了

  • 規格細節
    • 搖桿上面有電容式觸控
    • AMD客製化IC
    • 美光DRAM
    • SSD phison供的
    • 兩個小的touchpad, 皆有haptics
    • 華邦NOR Flash
    • 凹凸科技LED driver







[事件]
Valve/ Steam發表了掌上型遊戲機可以玩steam上面的遊戲, 目前開始預購. 2021 Dec歐洲美國市場開始出貨, 台灣目前無法預定, 2022大量全球出貨.



[相關概念股]
- 旺宏為台股常見switch概念股, 主機裡面2Mb+4Mb+512Kb三顆NOR Flash, 再加上遊戲卡匣的量, 但是Steam Deck本身沒有卡匣.
- switch CPU Tegra X1, 整合CPU與GPU, 台積20nm(2017版, 1Q21 T開始營收0%)或是16nm 
(3Q19版本與Lite). 記憶體外加不是PoP, game console電路板面積很大不用省空間.
- Tegra X1 (16nm) diesize ~90 mm^2. 大概就是iPhone AP大小.
- 已公布新的switch OLED處理器與記憶體都不會升級.

- 另外常被點名的有鴻海(夏普), 鴻準, 原相.






[出貨量]
- Switch年出貨量大約20-30MM units. 預計Steam Deck新進入者將座落在這一個數量級以下.
- 預計台積電投片量16nm 5-13k WSP, 算是中小型訂單.



[風險]
- switch產線去越南, 該不會又要底累了吧
- 是否最近有小晶片PMIC, driver缺貨
- 台積產能會爆炸嗎? 應該不會, diesize很小, 出貨量也不大, 但是又是一個新的AMD產品, AMD接受委託, 必須優先使用產能是否排擠到自家產品? 推測應該還好, 16nm與7/5nm相關不大.
- 關於零組件的問題, 是否量很小, 很容易就能夠備好貨?


[分析Steam Deck本身]
- 可以用模擬器玩任天堂的遊戲, 是否可以吃到switch市場, 歐美市場是否更能接受Steam, 加上疫情解封, Joy-con玩法需求降低.
- 4Q20, 1Q21Switch出貨量y/y就已慢下來, 是否能在4Q21 Switch OLED發表後把量拉起來直接把Steam Deck打死?
- 為何要用觸控板增加組裝難度, 很多按鈕是否太複雜, 
- 介面是否適合玩原本PC的遊戲, 會不會螢幕太小?
- library優勢, 不用再買卡匣, 本身就有遊戲, 類似用手機看netflix.


[未完成的思考]
- Steam Deck效能?
- 任天堂 只要一次抵類就會一直抵類 長尾效應
- 看一下之前google掌機Stadia胎死腹中問題出在哪裡
- PS vita問題出在哪
- iPhone arcade的問題出在哪







source:
1
2





文章修改: 2022/ 8/ 18
首次發布: 2021/ 7/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