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9/30

iPhone 13 Pro美版拆解與RFFE









iphone 13 RF Qualcomm Snapdragon X60 5G Modem Qualcomm PMX60 PMIC (應是配modem) Qualcomm SDR868  sub-6 5G NR and LTE transceiver Qualcomm QET5100 Envelope Tracker (12也是高通) QUALCOMM SMR526 Intermediate Frequency IC (mmWav) Qorvo 6RH 9026 0718 RFFEM (UnitedLex) Qorvo 6RH 9026 0719 RFFEM (UnitedLex) Qorvo 76285 RFFEM (UnitedLex) Qorvo Envelope Tracker IC (2 pcs, Techinsight) Skyworks SKY58271-19 Front-End Module (Techinsight) Skyworks SKY58270-17 Front-End Module (Techinsight) Skyworks 0611 (UnitedLex) Skyworks SKY51401 RFFEM (UnitedLex) Skyworks SKY51401 RFFEM (UnitedLex) Skyworks SKY57217 RFFEM (UnitedLex) Skyworks SKY59723 RFFEM (UnitedLex) Broadcom/ Avago AFEM-8215 front-end module (iFixit) AVAGO 8214 High/mid-band (UnitedLex) Avago 8225 RFFEM (UnitedLex) Murata 604 RFFEM (UnitedLex) Murata 604 RFFEM (UnitedLex)













[CPU]
  •  A15 CPU是長方形的
    • 比NAND還要大, 108mm^2. 似乎是跟NAND也放在一起(PoP上面放NAND在貼A15散熱貼紙).
    • 比上一代大了20% (A14 90mm^2). 
  • A15 普通版本跟Pro版本GPU差了一核(四核與五核), 
    • 閹割版的CPU, 下面錫球分佈略有不同, Die mark/ Die size/ Part number則是相同 
    • Mobile Ram依然是PoP, 6GB與4GB兩種.
  • Qualcomm X60 Baseband對應面就是A15, A15上一層外面是NAND.


[RF與modem]
  • Baseband: Qualcomm X60 (新)
    • PMIC: PMX60 (新)
    • Sub 6 Transceiver: SDR868 (12同一顆)
    • Intermediate Frequency IC (mmWav): SMR526 (相同)
    • Baseband不同顆
      • 注意到iPhone 13 Pro支援了新mmWav頻段n258, IF IC卻還是同一顆,  sub6拿掉n29,n30,n48. 另外天線模組跟上一代應該也是類似, 有點不了解為什麼要換Baseband.
      • 依然只有美版支援mmWav
  • Qorvo這次五顆, 似乎比上一次的兩顆還要更多, 或成最大贏家.
  • Skyworks上次九顆, 這次七顆, 似乎被Qorvo搶單. 
  • Broadcomm維持一到兩顆的樣子不變, 推測是中高頻段.
  • Murata初步看來IC數量變少. 天線目前尚未看到拆解報告. 毫米波天線, 中國用Sub6沒有用到mmWav時PCB上就直接保留缺口沒有使用.


[其他]
  • 觸控整合到OLED螢幕裡面, 螢幕與觸控整合到一條排線中, 還沒看到螢幕細部拆解報告.
  • Face ID似乎有把新功能整合一起, 所以體積縮小.
  • 外觀與規格實在不能說有什麼突破性進步, 仔細看其實也沒什麼改變. 零組件調來調去, 整間公司忙來忙去供應鏈動來動去, 一下gain share一下lost share, 到頭來為的是什麼.
  • 換句話說今年有大變動的電池, 與相機, 可能明年就不會再有大變動了.


[補充]
  • A12Z: 1Q:20 iPad Pro
  • A12X: 7nm, 4Q:18 iPad Pro, 為什麼此時放出的是閹割版, 一年後才是八核全開版?
  • A12Z閹割一個GPU core=A12X, die size/ partnumber/ die mark相同, 如同手機iPhone13/ 13Pro的狀況.



(11/19更新)

Source:

2021/9/26

蘇州限電影響: 記憶體, 面板, ABF

Photo by Will Li on Unsplash




  • 記憶體
    • 擔心衝擊到記憶體報價, 週末無現貨價報價可看. 限電廠商為模組廠以及封測廠. 目前影響範圍從NAND到DRAM到NOR都有. 依照大家對記憶體股票的態度, 不管任何一家只要有風吹草動, 就會全體馬上飆漲:
      • 力成: NAND Flash與logic IC測試, 美光陣營.
      • 京元電: driver IC、mcu, memory測試各占1/3, 蘇州營收占12%。
      • 華東(8110): 蘇州營收約30%, 記憶體封測, 主要客戶華邦電(2344). 粗估關注利基型DRAM及NOR Flash報價.
      • 威剛(3260): 蘇州營收粗估50%以上, 關注記憶體報價.

  • 封測
    • 封測產能已經非常緊, 雪上加霜, 預計IC缺貨交期將延長
      • 日月光

  • 面板相關
    • 面板報價最近疲弱, 黃磷減產之下報價能未能迴轉, 目前減產限電, 不知有沒有用
      • 友達: 面板
      • 頎邦: panel driver IC, RF

  • 其他零組件
    • 建準: 散熱風扇
    • 康控-KY: 聲學元件
    • 連鋐科技(6755)
    • 乙盛-KY(5243)
    • 研華
    • 蘇金
    • 常金
    • 柏承
    • 鼎鑫
  • NB與iPhone
    • 若是影響到iPhone以及NB等終端產品的出貨, 所有的效應將會不同. 亦即只要終端出貨不順, 上面所有零組件缺貨都不是問題了, 問題全部集中在終端NB與iPhone身上.
      • 和碩(4938)
      • 緯創(3231)
      • 仁寶(2324)
      • 鴻海(2317)

  • PCB
    • ABF與BT一直高喊缺貨中, 是否會雪上加霜?
      • 華通(2313)
      • 敬鵬(2355)
      • 燿華(2367)
      • 金像電(2368)
      • 台光電(2383)
      • 欣興(3037)
      • 健鼎(3044)
      • 景碩(3189)
      • 臻鼎(4958)
      • 聯茂(6213)
      • 台郡(6269)
      • 台燿(6274)
      • 南電(8046)





Source:


2021/9/5

Phison群聯8299 PCIe 4.0產品的思考

Photo by Marc PEZIN on Unsplash




[前言]
- 明年PCIe 4.0大爆發, Phison會受益很多?
- 群聯PCIe 4.0時間表如圖:                           





[公司展望]
-    現階段28/40/55奈米製程都還是很缺,明年滿足率還是不夠,晶圓需求嚴重不足,群聯主要和兩家合作晶圓產,希望對方明年可以支援相對今年2倍供給量。
-    2022供給總容量成長 40%(應該指NAND), 目前記憶體原廠尚未答應.
-    NAND控制晶片依舊供給有限,2H21 NAND 將持續往高容量與價穩趨勢推進,半導體供應原物料依舊有持續漲價的狀況,群聯也將依據客戶屬性、產品組合轉嫁予客戶。
-    PCIe Gen3 SSD庫存回升
-    PCIe Gen 4預計到明年應該還是缺貨,合作夥伴目前沒看到需求變弱,且價格還是持穩高檔,SSD會朝向容量是成長而非數量。
-    今年消費性電子反彈可能會延到9月、10月,
-    第三季NAND儲存市場亮點就是遊戲機PS5
-    Server/DC領域,則為長線的艱困布局,希望力拼PCIe Gen 4可以在2023年看到明顯貢獻

Source: 


[產品比較]
  • PCIe 4.0 SSD controller
    • Phison E18效能與對手無顯著差異, 甚至在許多項目上數一數二, 只有耐寫度被挑毛病. 對手不只有WD還有三星, 包含Samsung Elpis/ WD Black G2/ InnoGrit IG5236, 感覺問題(效能與品牌形象差距)比聯發科跟高通對打來的小
    • E16為第一代舊款產品, E19T為DRAM-less為較低階, 非主流產品.
群聯 pcie 4.0 SSD 分析 成本 財務 半導體 台積電 聯電 NAND 主控 控制器 投片 controller E16 E18 缺貨 漲價 庫存 Toshiba SK Hynix 美光 Micron


  • 價格
    • E16 ASP$15-17, E18 ASP $19-21. 約占1TB SSD成本高個位數
                                               群聯 pcie 4.0 SSD 分析 成本 財務 半導體 台積電 聯電 NAND 主控 控制器 投片 controller E16 E18 缺貨 漲價 庫存 Toshiba SK Hynix 美光 Micron

  • 搭配
    • DRAM: SK Hynix, 應該1-2GB用量算小沒有缺貨的問題.
        • E16/ 18 1TB SSD配1GB DRAM, 2TB SSD配2GB DRAM.
    • NAND: Toshiba/ Kioxia若是併購, 會不會有要重新認證的問題? 正在進行中嗎? 要花多久時間, 還是乾脆直接送跨下一代E20就好?
        • 基本容量1TB/ 2TB

  • 成本/ 產能/ 上游
    • DRAM: 搭配MU與SK hynix, 1TB搭配1GB DRAM, 缺貨問題小.
    • NAND: 搭配Toshiba與SK Hynix, 缺貨問題小. 長江存儲合作64L
    • Foundry
      • E16推測聯電28nm, E18台積12nm. 每月投片應不到1k, 算非常小的量, 可以體會要預定未來產能的信心, 但還不到搶不到產能甚至影響營運的地步.
      • UFS 3.1一樣使用12nm
      • 7nm的產品進度
      • 群聯 pcie 4.0 SSD 分析 成本 財務 半導體 台積電 聯電 NAND 主控 控制器 投片 controller E16 E18 缺貨 漲價 庫存 Toshiba SK Hynix 美光 Micron

  • 客戶
    • Module maker
      • 本身就是, 自己出產品
    • 白牌Server
      • 法說聽起來server這一塊依然努力中
      • Server方面, 是否穩定度可以直接用Phison這種類現貨/ 開架式的consumer SSD. Phison有無針對Server市場下功夫, 增加毛利?
    • Brand PC
      • PCIe 4.0 二代(E18)基本1TB容量起跳, 配合的筆電價位大約在高階.
      • 筆電是否直接配SSD? bundle DRAM問題是否是阻礙?
    • SSD品牌廠
      • 自己本身就有庫存, 可以從記憶體到整個SSD模組彈性配合, 對手無法提供此服務.
      • 除了三星美光WD之外, 幾乎通吃SSD品牌全部客戶
    • 記憶體原廠
      • 外包給Phison關鍵是什麼? 能否開啟market TAM. 成本投入問題, time-to-market問題, 競爭問題, 友善合作問題

[NAND走勢]
-    PCIe 3.0 SSD漲不了價, 控制器價格也被壓制, 就像是手機要換世代一樣.


[PCIe 4.0]
直到AMD於2019年1月宣布其Zen 2處理器平臺將支援PCIe 4.0後,才讓PCIe 4.0的應用開始擴大。但Intel仍不支援以致PCIe 4.0仍不能進入主流應用,PCIe 3.0停滯了10年以上,尤其NVMe介面開始普及後,一臺NVMe SSD便需占用4條PCIe 3.0通道,導致伺服器與儲存陣列的PCIe通道資源陷入緊張。唯一的解法是引進2倍頻寬的PCIe 4.0,只需耗用一半數量的PCIe通道。

Intel預定在2021年推出的兩個處理器平臺,包括針對桌上型應用的Rocket Lake平臺、以及針對伺服器端的Ice Lake-SP平臺,都會支援PCIe 4.0後,將打開PCIe 4.0進入主流應用的大門.


[PCIe 5.0]
9/29更新
NAND控制晶片大廠群聯(8299)宣布推出採用12奈米製程產出的PCIe 5.0 SSD控制晶片搶市,群聯董事長潘健成更透露,該款PCIe Gen5 SSD控制晶片,目前已完成設計Taped-Out,並預計於2022下半年開始量產。

潘健成接著說明,未來群聯將透過PCIe Gen5 SSD控制晶片與PCIe 5.0 Re-Driver與Re-Timer IC的高速傳輸完整方案,串聯CPU、顯示晶片GPU、主機板、品牌SSD夥伴與系統整合廠商等,與全球夥伴共同打造新世代的PCIe 5.0系統平台


























[其他相關]
  • 水貨商與競爭成本, 另設公司關係人交易問題.
  • 群聯與SIMO, 東芝, 三星的恩怨情仇.
  • 看2017年競標東芝的時候大家怎麼分析
  • 一個產業的競爭優勢是什麼, 若是整併, 會是怎麼樣
  • 如何判斷IC設計公司的競爭力, 業界都只有用毛利嗎
  • 所謂PHY是什麼
  • 如何比較競爭優勢, 應該不是跟自己比, 是要跟同業比, 所有的數字都要化成跟同業比較的優勢
  • 波特五力 競爭力分析
  • Kioxia與WD, 台股股價沒什麼反應
  • 公司給的guide有沒有給這個資訊, 現在下去算, 目的是什麼? 新資訊進來是什麼?
  • 所謂評測硬體要怎麼分辨市場成功不成功, 應該是沒有完全成功的方法, 只能看R&D expense, 或是天梯排名, 還有公司毛利
  • 所有的東西都回歸到財務報表
  • phison自己的投影片說自己的rev來源已經不只是consumer, 量化, technology leadership.
  • WD買Kioxia, controller怎麼弄
  • 3Q:07到4Q:08, 庫存標高, 毛利暴跌至個位數%. 與東芝塞貨有關?
    記憶體行情高度波動的特質,讓群聯等模組廠,在淡季得擔起幫上游記憶體廠「吃貨」的任務。而東芝等記憶體廠,會在旺季來到時,「返利」給群聯回報。結果,是群聯的業績與股價更容易大起大落。
  • NAND價格
  • vacated SIMO TAM
  • 評測/ 裝機聖經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H0RwookFt8&ab_channel=PhisonElectronicsCorp.
  • 中文逐字稿機器人
  • [換規格]
    量產關鍵, 誰採用
    取代了什麼規格, 誰增加市占率, 誰失去市占率
    一定要從bottom up, 從實用度往上寫
  • 筆電規格/ 抓規格機器人
  • 其他廠商怎麼說PCIe
  • 研發時程很快的話, 是否PER應該提高
  • 下一個規格出來要殺誰
  • Astera Lab
  • 放空機構怎麼判斷的
  • 實務上如何預測未來, 抓鬼基金, 有對過嗎, 從過去看未來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