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3

西安封城下的記憶體

Photo by Fredy Jacob on Unsplash





[西安狀況]
  • 12/23開始封城. 

[西安記憶體廠]
  • 三星西安廠NAND產能大概250k WSPM, 是三星自己的~40%, 是全球的~15%.
  • 美光西安有DRAM測試及組裝線, 旁邊還有跟力成合資的封測廠, 100M units/ per month產能. 大約是~15%美光DRAM output, 全球的不到5%.
  • 目前兩家都喊正常生產, 但生產端無障礙可能後續瓶頸會在物流面.

[目前現貨價狀況]
  • 現貨狀況目前沒有看到搶貨, 也沒看到有漲幅, DRAM與NAND依然維持要死不活的報價狀態, 前幾天有好一點的dram需求這幾天似乎也回歸一般. 
  • 似乎沒有看到搶貨狀態, 推測是因為
    • 本來大家庫存就很高, 本來大家就愛買不買的.
    • 之前全部封城停擺大爆發時也沒影響記憶體供應, 韓廠出現好幾個案例, 還是一樣照樣出貨.
    • 通常地方政府不會影響經濟.

[後續]
  • 雖說飆漲可能性不高, 但是在不穩定的市況中, 推薦買南亞科與威剛保平安.
  • 美國放年假, 美國品牌採購聯繫不順, 是否更會搶貨.
  • 美光法說對記憶體展望好, 是否藉此機會提前拉貨.
[股價想法]
  • 南亞科與威剛一直都不跌, 利空從十一月開始輪番攻擊到現在就是不跌. 對明年價格的展望不明只知道2Q22 DRAM反彈, 4Q22 NAND反彈, 依然不跌.
  • 感覺已經形成一種爛歸爛但下檔空間有限, 上檔空間無限的感覺. 
  • 南亞科現在70-80為常態, 明明疫情前在dram淡季時就是55塊的.
  • 威剛現在80-100為常態, 明明疫情前35-45才是常態.
  • 是否大家已經不管疫情前的評價了, 明明公司也沒進步, 產能技術提升也不顯著, 跟著大環境水漲船高也是可以.
  • 放假似乎建議就是要買威剛南亞科保平安, 全球天災意外險.
    • 記得之前美光某次天災, 前輩提示股價將會不跌反漲, 因為後續記憶體缺貨的期待大於對公司本身的傷害. 最近馬來西亞大洪水, 日商水晶製造商NDK股價當天跌10%, 今天看又漲回來了. 注意到這種commodity股的特性在天災持續發展下有某種反脆弱的形態, 就是災情越慘, 他越堅挺, 甚至漲.





Source:

1


2021/12/22

4Q21 礦機觀察與思考

Photo by Thomas Kelley on Unsplash








TSMC,台積電,AMD,挖礦,比特幣,三星, [各家產品2020] 神馬礦機 60萬台 數量已超過嘉楠 嘉楠耘智 20-30萬台 比特大陸 150到250萬台之間  算起來其實量沒有很多, 如果一片切100顆晶片, 10k晶圓就1MM units了. 整體算起來一整年還不需要到30k的量. 不知道為什麼那時候2018/ 2019時比特大陸會搶晶圓搶到變成台積電前三大客戶, 可能部落格遺漏了什麼.  [嘉楠耘智] A10系列 台積16nm A11系列 三星8nm A12系列 ?

比特大陸Bitmain Antminer S19 XP預計3Q22發布, 挖礦效率預計是目前最佳, 甚至有很大的進步比其他人都高很多, Hashrate也是最高. 上面的排名前五名有四名都是比特大陸, 推測市佔率依然是最高, 甚至比之前更高. 

再來是iPollo B2, 跟MicroBT Whatsminer M30S++(神馬礦機), Hashrate都做到110以上, 雖然能量消耗效率不如彼特大陸. 尤其是M30S++在2020就可以設計出hashrate 112的礦機, 設計能力很好.

比特大陸礦機依稀記得都是下台積電, 如果機台量產時間點在3Q22, 預計台積上半年會大量下單搶產能, 預計應該也會賣很好, 下半年比特大陸應該也會想辦法搶光產能. 目前沒有拆解報告, 不過神馬礦機似乎是拿三星的8nm產能.


[各家產品2020年出貨]
  • 神馬礦機 60萬台 數量已超過嘉楠
  • 嘉楠耘智 20-30萬台
  • 比特大陸 150到250萬台之間, 一台礦機要228顆晶片
  • 算起來其實出貨量沒有很多, 但是每台晶片很多顆, 所以換算下來量很大.

[嘉楠耘智]
  • A10系列 台積16nm
  • A11系列 三星8nm
  • A12系列 ?

[比特大陸]
  • 2018 台積7nm S15
  • 2019 台積7nm S17
  • 2020 台積7nm S19, 內鬥不明朗

[MicroBT]
  • M20S 三星8nm
  • M30S 三星8nm






[價格]
目前價格最高大概屬於S19XP, 這是通路價格不是原廠報價, 注意到S19XP是預估價格因為還在pre-order, 明年七月才會上. 一天挖礦BTC大概賺USD$15-20. 一年多回本. 礦機價格似乎還是不大穩定也不透明, 但是大概區間就是在1-2倍之間徘徊, 應該是還好.

[未來的催化劑]
  • 更便宜的電力
    • 如果有一種太陽能或是space X前員工開發的小型核電發電機, 是否就可以無限制的挖礦比特幣, 到最後邊際成本變成0. 
    • 賺錢, 創造財富的行為, 挖礦的行為, 是否跟成本有關
      • 越厲害的機台, 挖越多越快, 邊際成本越低, 邊際利潤越高, 但隨著價格會波動.
      • 做股票的邊際成本是什麼, 期望值?
      • 買樂透的邊際成本是什麼, 期望值為負.
      • 買保險的邊際成本是什麼, 期望值?
    • 幾乎免費的電力出來, 比特幣是不是就沒價值了?
  • 新的製程
    • 若是有3nm的礦機晶片, 更好的效能與更低的耗電量, 是否能夠提高利潤?
    • 3nm三星聽說很空, 3nm台積除了英特爾跟蘋果之外, 說不定有機會搞到一些產能, 或許在後段封裝是否也需要新的高階封裝? 量很大是否可以有一些不一樣的質變?

2021/12/14

Vanchip唯捷創芯 細節

Photo by Mike Meyers on Unsplash





唯捷創芯是中國本土RF廠商, 大股東有聯發科. PA有做進去榮耀拆解, 是本土化政策下的IC廠之一. 以下依照圖片一步一步解讀.



  • 成本
    • 晶圓大概$1000美金, 感覺可能是12" 40nm之前, 65nm附近的樣子. 一顆PA預計2mm^2左右, 推測一顆IC成本RMB$0.25左右, 異常的小不知道有沒有算錯.
    • SMD幾乎可以忽略
    • 基板封測加起來RMB$1.






  • 供應商
    • 穩懋穩定成長, 站穩第一供應商位置. 回頭看穩懋年報, 採購量已經是第四大, 不知道為什麼忽然這麼大. 客戶異常成長也要設為一個檢查項目.
    • 宏捷科掉單, 可能也不想做因為太小.
    • GF幫忙做foundry, 沒有選擇中芯是異常的地方, 也沒有聯電.
    • 長電封測, 似乎已經可以成熟提供服務了, 預計以後可以自給自足.
    • 不確定廣信聯SMD是什麼, 公司名稱也找不到, 推測是SMT相關.
    • 珠海越亞報導是Qorvo供應商之一, 另外一家是景碩; 懷疑PA基板是不是跟其他人不同.
    • 聯發科的影響看不大出來.





  • 營收/ 毛利
    • PA模組
      • 毛利還可以18%
      • 單價最高, 銷量也最好佔九成以上, ASP增加產品有提升
      • 2020年馬上就有5G模組營收貢獻10%, 研發腳步跟上高通聯發科時程.
      • 4G是主力, 老產品殺價競爭放量成本也下降, 新產品訂價高
        • 4G PA $3.x, 毛利率18%.
        • 5G PA $5.x, 毛利率30%.
        • R&D $4.5M
    • 射頻開關
      • $0.2x, 毛利轉虧為盈
      • 是否不算是PA模組的一部份, 銷量大概是PA模組的1/10. 銷量停滯. 價格非常便宜.
      • $1.5M R&D
    • Wi-Fi RFFE
      • $1.5, 毛利7%
      • 模組銷量增加三倍, 但價格沒有PA模組好. 
      • $3M R&D












  • 研發費用 (RMB$M)
    • 4G PA          $4.5     (ASP $3.x, 毛利率18%) 
    • 5G PA          $4.7     (ASP $5.x, 毛利率30%)
    • NB-IOT        $1.5
    • WiFi RFFE      $3     ($1.5, 毛利7%)
    • LNA              $1.5     (低噪音放大器A low-noise amplifier, LNA)
    • RF Switch     $1.5    ($0.2, 毛利轉虧為盈)





source:

http://qccdata.qichacha.com/ReportData/PDF/2b0657a2336643e4b18bb234f418002d.pdf

2021/12/9

IC開發成本 Phison為例

                             








  • 晶片開發的成本 (M, 百萬美金)
    • 28nm $22
      • IC Hardware Development               $10  (100+ Engineers @ 18 Months)
      • Firmware Development                      $6    (60+ Engineers @ 12 Months)
      • Mask                                                   $2
      • CPU &IP Licensing                             $1
      • Specialized EDA tools                        $1
      • Validation & Testing Equipment       $2.5
    • 28nm                                                         $22     (E12 28nm 前段21, 後段3.5)
    • 12nm                                                    $40-60
    • 7nm                                                           $70

  • 200-300片8T產品, 驗一顆ssd晶片45萬美金, 四家品牌的SSD (intel/ MU/ Toshiba/ WD), 大概有10種組合, 一個45萬美金, 單單光驗證就4M美金.
  • 一年平均600M shipment, 13億美金(10億美元天險), 公司隨時維持5億現金.
  • ASP PCIe $3.x; SATA $1.x, 晶片價格殺很兇.

  • 群聯與AMD合作案
    • PCIe Gen 4 九個月完成, 150k總量到現在, 已經燒掉20M美金, 都靠賣板子賺錢.
    • 去年八月份 1TB NVMe, 今年七月配合AMD 7nm CPU要出, 手上我只有IP, 量產三十萬顆主控, 200個peta byte跟東芝買, 三月份談, 五月份交貨, 7/7線上開始銷售1TB/ 2TB的產品.

  • 群聯哲學
    • 所有東西都自主開發.
    • SONY XQD Phison獨家開發. 訂製化才有辦法賺錢.
    • 群聯做OEM不做品牌
    • 榴槤樹 vs. 土豆: 討論群聯與慧榮稅後淨利比較(稅後淨利感覺也不大能相比)
    • 企業級8T, 跟原廠打不過, 因為他毛利率六成, 隨便降個價都打爆對手, 所以專注客製化.
  • 迷思
    • content increase, 主控只會只有一個, 主控不會增加太多
    • server, 量很少, 不知道誰要買, 買多少, 價格多少.
    • Open Channel, 主控變沒有價值, 所有東西都被CPU做掉 (SIMO跟阿里巴巴合作主打的).
    • 市值大的還是系統公司, 做IC不值錢. 要談生態鍊供應圈

 


source:

2021/12/7

Redmi Note 9 5G拆解





  • 小米紅米Note 9 5G, Nov 2020, RMB$1,299 幾乎是當時最便宜5G手機了.
  • 天璣800U幾乎就是天璣720.
  • 大幅驗證一直以來的推測就是modem是跟transceiver一起, PMIC與WiFi/ BT/ GPS/ FM又是另外一組, 但是可以共用. 
  • 此處幾乎是只有transceiver不同, 甚至SoC幾乎是相同的.
    • "天玑800U处理器芯片与天玑720封装型号相同,(封装信息除了批号序列号不同),封装型号均为联发科MT6853V,Die也一样
    • 对比搭载天玑720的realme V5与搭载天玑800U的Redmi Note 9 5G的整机BOM后,了解到两套平台配套芯片基本相同。仅是射频收发器型号有些差异。"




  • 除mtk自家晶片組以外, 還有其他人的RFFE
  • Skyworks占大多數, 共有三片, 也是一直以來skyworks跟mtk配合的慣例
  • Qorvo只有一片.
  • memory是6GB+128GB, 規格還比iPhone好, 但是是採用eMCP形式, 一般旗艦機都是PoP. SK Hynix有揭露他的MCP%一路成長到現在快要接近25%.






source: 

1

2